疫情背景下,旅游安全更需警钟长鸣
文旅要闻 万物以荣 2022-08-10 10:05:1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万物以荣,ID:gh_9fc77c2eb672

从历史的规律来看,每一次的重大疫情或者经济下行都会造成随后一两年的事故多发。2003年发生“非典”,2005年是建国以来重特大事故最多的一年。2008年发生金融危机,2009年安全事故快速上升。新冠疫情已近3年,估计今后一两年,事故的多发可能是一个大概率事件,安全会成为一个全社会的问题。

7月23号,天津、湖北两个景区同一个类型项目,造成了一死一伤,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旅游安全的警钟。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业,随着业务的逐步恢复,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安全问题绝不容小觑。

难道我们只能慢慢适应低质量、高风险的日子?

一,旅游企业面临的主要安全隐患

1,消防安全,这是生命和财产安全的首要部分。最主要的问题是线路老化,尤其是燃气的管线等配件老化造成的泄露,很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也有插头插座周边堆放易燃的物品,以及高温导致的火灾等。另外,消防通道是否被堵了?应急指示灯还亮不亮?防火的喷淋系统是否有效?酒店的报警系统启动后,几个人、多长时间、是否带着灭火设备赶到现场?实际的检查中,这方面的隐患非常多。

2,台风、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对旅游安全的影响。台风导致的邮轮安全,以及天气原因导致的邮轮取消或者改变航线所引发的和游客冲突的风险;暴雨所引发的景区山洪突发或者山体滑坡;高温导致的中暑等等,都需要提前预警。

3,食品安全,主要是要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操作,比如,生熟要分开,不能交叉污染,特别要防止为了降低成本,恶意使用劣质、过期的食品。篡改效期标签,过期食材未按时废弃,把食品的大包装“化整为零”以逃避检查的情况,甚至在一些知名的餐厅也时有发生。由致病微生物或者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防范的重点。

4,设备设施安全。因为疫情,这几年设备设施的使用不充分,许多设备设施已经几年没有好好使用和保养,设备闲置所引起的损耗可能比使用更大,正如房子要有人住,车子要有人用,反而不容易出状况。尤其是高风险的娱乐设备设施,因为某一个零部件而出现故障和风险的可能性在加大。再加上人员的流失,维修保养没有跟上,风险在持续放大。

5,各类供应商的合规安全。经过几年的疫情,旅游企业已经进行了重新的洗牌,过去是合格的供应商,现在就不一定了,有的可能已经倒掉了,有的资质需要进行重新的评估,要把和供应商的合同重新梳理一遍,特别是要重视对方的安全资质。

6,交通安全,尤其是飞行安全。交通运输安全占事故的比例高达70%左右,这方面要切实引起重视。因为疫情,飞行员飞完国际航班以后就需要一段时间的隔离,会引起心理的不稳定,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另外,航空公司的巨额亏损,使得航空业处在崩溃的边缘,2022年上半年民航业的亏损超过1000亿人民币,已经有12家航司资不抵债。飞机保养、维修和大修成本大致占营业成本的8%左右,在巨额亏损的背景下,这部分费用会不会被压减?民航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人才梯队的结构性变化,对航空安全可能构成长期性的影响。其它交通工具的安全也有不少问题。

7,网络和数据安全。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推动了行业的进步。但是,网络的安全越来越受到挑战,木马病毒、勒索病毒等攻击性都很强,也越来越频繁。要确保数据处于有效保护和合法利用的状态,保证数据处理的全过程安全,尤其要防止客户信息的泄露和非法利用。网络和数据安全可能会成为一个重要的关注点。

8,疫情的持续影响。新冠病毒虽然不断变异,传染性不断增强,但是毒力也在不断减弱,这是病毒为了适应‘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而发生的必然变化。如何应对疫情,最可怕的是全国政策不统一,各地层层加码,对经济、民生和旅游业的恢复都是重大的打击,并且极大地增加社会的成本和旅游业的风险。在旅游过程中,一旦疫情爆发,旅游者被风控、管控甚至进入传播链条,所引发的各种责任,会极大地抬升旅游的成本。

9,人为的不安全因素。旅游业几年的停摆,市场已经是一片哀鸿,降薪裁员是普遍的现象,无疑增加了安全隐患。人员流失,尤其是高级维修人员的流失,都对安全构成了隐患,维修保养的熟练程度和水平可能在下降。另外,疫情背景下,人们的情绪在恶化,心理问题较多,戾气在上升,收入在下降,急躁加浮躁,不满的情绪在蔓延,很容易引发更多的人为事故。一些热门景区景点人员的大量聚集,服务跟不上,也容易引发踩踏等安全事故。

10,降本控费压缩了安全的投资。旅游业这几年惨淡的经营,很多企业早已奄奄一息,不得不进行降本控费,已经没有现金去进行安全方面的投资了。不是不重视,而是有心无力。心存侥幸的结果,结果一定很侥幸,只能自求多福。

二,重在提高认识,强化法治,加强检查,反复演练,应保尽保,科学落实,管控舆情,疏导情绪,防控疫情

人的行为不安全、物的状态不安全和环境条件的不安全,都可能造成事故。要加强旅游安全规律的研究,抓住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

一是要提高认识。旅游安全要做到万无一失,否则一失万无,提高认识是大前提。责任心缺乏,专业能力缺乏,加上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是许多事故不断发生的主要原因。都说安全无小事,切莫让小事变成大事,最终酿成惨剧。

二是要强化法治。有关安全的工作,国家层面有比较完备的法律制度,因此强化安全工作的法治意识十分关键。安全方面的许多工作不是选择题,而是具有强制性,这一点必须有充分的认识,是法律要求的,是要负法律责任的,这是红线。

三是要加强检查。现在的监督检查也不少,关键是专业性不够,走过场的多。除了自查,还要有上级的检查或者交叉互查,最好引进第三方检查,要有能力发现问题。一些酒店都引入了第三方的安全检查制度,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当然,疫情背景下,大家经营都很困难,是否能坚持又是一个新的挑战,毕竟需要费用。不仅要进行静态的安全检查,更要确保动态的安全。尤其是对那些高风险的项目,更要严格检查和评估,没出事,玩的是心跳,一出事,玩的就是心跳停止!

检查不是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要立即制定整改计划,抓好整改落实与追踪,并对整改的效果进行验收。要坚持现场验收,有图有真相。要全方位、多渠道地循环提升。

四是要反复演练。很多单位都有许多的安全预案,不少都是写在纸上应付检查的一堆文字而已,是否可行、可操作都缺乏有效的演练。预案必须流程化,这是可操作的基础。平时安全知识的培训就很少,一旦碰到问题就手忙脚乱,很容易短时间内酿成更大的灾祸。既要有常规培训,也要有专业培训,还需要分级培训,要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操作流程,要反复演练才能熟能生巧,才能遇事不慌,才能防患于未然。

五是要做到应保尽保。要加强保险工作,尤其一些强制性的保险,要应保尽保,不能心存侥幸,不能为了节省成本,故意不投保或者只保一部分。这方面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

六是要科学落实。主要是要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责任制的落实,进一步提高各级员工的安全责任心,关键是要抓到岗位,抓到具体的人。尤其要加强一把手的安全意识,要把通过安全考核作为履职的前提。在加强人防的同时,要加强技防,用新的技术手段处理安全问题。安全生产要有明确的流程和制度,并且要通过信息化系统固化在流程当中,比如,合格供应商的选择,只要没有提供相关的资质证明,流程就过不去。要用信息化手段赋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

七是要管控舆情。因事故而导致的负面舆情可能会成为事故以外最大的次生灾害,必须认真应对。要及时启动相应的预案,引导和管控好舆情,避免进一步的发酵,一旦处置失当,会层层失守,十分被动。要遵循舆情管控的一般规律,既快又稳,要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核实情况以及应对措施等。针对各种传言,要迅速公开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要切实把握好舆论的“时、度、效”三个方面,尤其是“度”,既不缺席,也不夸大,拿捏好分寸。

八是要加强情绪疏导。由于疫情所引起的情绪问题,可能会成为较大的次生灾害,对情绪问题所引发的旅游安全,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深圳卫健委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有9000万抑郁症患者,患病率在3%~5%之间,部分地区甚至高达6.1%,已成为世界四大疾病之一,疫情在加剧这一情况。要加强各级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情绪疏导,尤其是飞行员、驾驶员以及各类面客的服务人员以及二线的安全保障人员。

九是要掌握规律。要加强对旅游安全规律的研究,尤其是事故的周期性规律,才能更好地把握住防控的重点难点,才能在事故多发易发的时点做到未雨绸缪。每一次的经济下行,都会引发一次安全事故的高反弹。既然认识到规律,就要加大投入、加强检查。

十是要做好疫情防控。除了企业要履行好自己的责任以外,政府必须依法行政,不能层层加码,要保护人民群众和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尤其要保证人员正常流动的基本权利,要平衡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谨防不作为、没能力、无人性的平庸之恶,简单粗暴任性正在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要坚持理直气壮抓安全、扭住关键人和事、人防技防相结合、标本兼治防风险、事不过夜抓整治、提升能力抓落实。时刻保持“如履薄冰、诚惶诚恐、半夜惊醒,夜不能寐”的警觉。

受疫情重创的旅游业,如果再碰上安全事故,对旅游的打击,必然雪上加霜。守住安全的底线,守住法律的红线,才能更快更好地恢复。

不折不扣抓好旅游安全工作,应该成为我们所有从业人员无需提醒的自觉,也有赖于法治和科技的昌明。
评论(0条评论)
昵称:  验证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扫一扫,关注劲旅网官方微信号

或搜索“ctcnn1”

手机扫一扫,打开劲旅网手机站

随时掌握最新资讯

热 门

登录

关闭